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積極推進鄉村振興 踐行先富帶后富理念 邵欽祥率隊全面考察貴州麻江縣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積極推進鄉村振興 踐行先富帶后富理念
邵欽祥率隊全面考察貴州麻江縣
3月19日至21日,在農發行浙江省分行牽線搭橋下,花園聯合黨委書記、花園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花園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邵欽祥率隊赴貴州省黔東南州麻江縣,受到縣委書記唐光宏等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熱情接待,并對該縣進行全面考察、開展深入交流、簽訂戰略協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助力麻江縣農村早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在21日舉行的座談交流會暨戰略協作協議簽訂儀式上,花園集團與麻江縣簽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戰略協作協議,花園村與咸寧村簽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結對幫扶意向協議,同時邵欽祥被聘請為麻江縣招商顧問和咸寧村名譽村主任。黔東南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胡志峰,農發行浙江省分行行長胡世財以及麻江縣委副書記、縣長楊興濤出席并講話。黔東南州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投資促進局、農發行主要領導以及麻江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金顯弟、麻江縣政協主席凱群莉等縣領導到場見證。儀式由麻江縣委副書記楊用華主持。
胡志峰指出,花園集團到麻江縣進行結對幫扶、投資興業、幫助發展,是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的“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要求的具體體現,對花園集團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民營企業典范表示由衷的欽佩。他強調,麻江縣要持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要求,全力以赴支持花園集團在麻江以恒心辦恒業。重點針對雙方合作的事項,聚焦用地、用工、用能、融資等方面的需求,細化梳理、建立清單、逐個解決,讓企業輕裝上陣、解除后顧之憂。要落實落細包聯服務企業制度,大力推行“送照上門”等工作機制,最大限度方便企業。要堅持言出必行、有諾必踐,多出臺雪中送炭、紓困解難的措施,下透“及時雨”、辦好惠企事,真正讓企業得實惠、強信心、增動力。
胡世財強調,花園村“先富帶后富、強村幫弱村、共富更要共享”的模式值得學習借鑒,邵欽祥書記“一家富不是富,家家富才是富;一村富不是富,村村富才是富”的理念令人欽佩不已。他表示,近年來,麻江發展良好,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貌煥然一新,很是欣慰。麻江要把握區位、交通、氣候、產業等優勢,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以更廣的視角作定位、謀發展。面向全國、全世界,針對高尖端技術,招引優強企業落戶麻江,把工業經濟做大做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要以過硬的作風抓落實,加強干部的培訓和思想作風建設,提升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能力和水平,激發干部群眾敢創、敢打、敢拼的激情,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作出新貢獻。
楊興濤指出,花園集團四十多年創新發展,有效推動了花園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貢獻了民營企業力量。他表示,與花園集團這樣秉承“求實、創新”發展理念、遵循“科技、綠色”發展方向、堅持“求強、共富”發展目標的大集團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有助于麻江增強與江浙沿海發達地區的溝通、交流、聯系,實現互學、互補、互促;有助于雙方在經濟、產業、就業、旅游、項目、消費、人才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有助于推動資源共享、要素共保、項目共建、產業共興、人民共富、雙方共贏,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麻江鄉村振興。他還希望,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雙方切實深化政企協作、區域協作,保持多交流、多溝通、多聯系,進一步找準合作切入點、結合點和發力點,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地開展深度合作,切實形成“東部企業+麻江資源、東部市場+麻江產品、東部總部+麻江基地、東部研發+麻江制造”的發展格局。
邵欽祥對麻江縣委、縣政府此次考察高度重視表示感謝,并介紹了花園集團五大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花園村未來的發展目標。他表示,在農發行浙江省分行牽線搭橋下,很高興能與麻江縣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簽訂了戰略協議,今后雙方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充分利用麻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自然資源豐富的各種優勢,致力在投資項目上尋找到契合點,盡快為麻江縣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作出應有的積極貢獻,并不斷深化合作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20日下午,邵欽祥應邀為麻江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升進行培訓。其間,邵欽祥以《解放思想勇于擔當 發展經濟實現共富》為題,結合自身經歷及花園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通過翔實的數據、鮮活的事例、鮮明的對比等,闡述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該如何發揮好“領頭雁”作用、做好農村工作以及帶領百姓振興鄉村產業實現共同富裕的治村經驗。他指出,花園村原本是一個出了名的窮山村,1978年,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1981年,他創辦了蠟燭廠和服裝廠,找到了“以工強村”的致富道路。40多年來,他懷著“一定要讓村民過上幸福富裕生活”的理念,一邊辦企業,一邊搞建設,走“以工強村、以商興村、全面振興、共同富裕”的特色之路,實現了從貧到富、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村到城的華麗轉型,成為了美麗鄉村示范村、鄉村振興樣板村、未來鄉村優秀村、共同富裕先行村。2022年,花園村實現營業收入655億元,擁有個私工商戶2950家,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6.5萬元。
邵欽祥認為,農村工作實打實,沒有投機取巧的事。千難萬難,關鍵難在經濟落后上,村窮民窮,樣樣是難題,村富民富,事情就容易辦。因此,農村帶頭人必須要有經濟頭腦,始終把發展經濟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他強調,當好農村“領頭雁”要從五個方面入手:一是必須抓經濟,要有帶頭致富的能力;二是必須做到“奉獻、公正、公開、公平”八個字;三是必須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始終把群眾放在心里;四是必須秉持“建設新農村,要辛苦一代人、要犧牲一代人的個人利益”理念;五是必須具備寬闊的胸懷和氣度,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團結村里的同志。
楊興濤在主持時指出,邵欽祥書記分享了花園村發展產業經濟、促進民生事業、開展社會治理、推進改革創新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以及當好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等方面的切身感受,既有創業的艱辛,也有成功的喜悅,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性教育課和一堂農村經濟發展的輔導課。特別是當好農村黨支部書記的五點心得體會,既是邵書記38年來認真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38年來辛苦付出的真實寫照,更是當好農村“領頭雁”的方法和路徑,每一條都很務實很管用,都是正確價值觀和政績觀的體現,讓大家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希望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圍繞培訓,力求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為、學有所成。
在麻江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全程陪同下,邵欽祥一行還考察了麻江縣藍莓創意工坊、藍莓交易中心、咸寧村、夏同龢狀元文化產業園、城市規劃中心等地。每到一處,邵欽祥都與有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并就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治村理念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為當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并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出謀劃策。在藍莓創意工坊和藍莓交易中心,邵欽祥一行觀視頻、看展覽、走車間、談工藝,全面了解了麻江縣藍莓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情況,對該縣因地制宜利用生態優勢為群眾致富增收的做法表示認可;在咸寧村,邵欽祥一行看產業、訪農戶、品文化,與當地干部群眾座談交流,共話鄉村振興之路,共繪共同富裕藍圖,力求通過農產品采購、勞動力輸出、產業化對接等方式,踐行“先富帶后富”并早日結出“共富果”。
麻江縣地處貴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門,是清末狀元夏同龢的故里。全縣國土面積960平方公里,轄4鎮1鄉2個街道,總人口17.66萬人,以苗族、瑤族、畬族、仫佬族、布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80.6%。近年來,麻江縣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等,獲批為全國農業標準化優秀示范區、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系貴州省36個鄉村振興引領示范縣之一。目前,麻江縣已建成8.56萬畝藍莓種植基地,“麻江藍莓”榮獲國際藍莓品牌大會“十大最好吃藍莓”稱號,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麻小莓”和“玉夢食品”兩個品牌榮獲“2021年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