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會領導專家盛贊花園村是中國共同富裕第一村
峰會領導專家盛贊花園村是中國共同富裕第一村
4月11日,2023中國(東陽·花園)小城市建設助力共同富裕峰會成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專家、學者共聚全國首個“村域小城市”——花園村,實地參觀調研,發表主旨演講,進行主題對話,不時對花園村成為小城市培育試點所取得成效紛紛點贊,稱贊花園村是“中國農村第一城”“富美中國第一村”“中國共同富裕第一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花園給他留下了最為深刻的三點印象:第一,花園村發展道路是新型城市化的一個新模式;第二,花園村發展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好典型;第三,花園村經驗是中國共同富裕的最優解。侯云春指出,按照國際上聯合國的城市標準,花園村已經遠不是一個小城市,在很多國家這算一個不小的城市了。因此,花園村在短短的一二十年的時間帶領周圍18個村子發展,儼然成為一座頗具規模和實力的新型小城市。
“花園并不是均富,是有差別的富裕,也不是大家同時富裕,是有前有后的富裕?!焙钤拼赫f,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花園村實現了充分就業,大家共同參與制造這個蛋糕,把這個蛋糕做大,也共同地分享勞動發展成果?;▓@村不光是增加大家的收入,還提高大家的生活質量,不僅是大家增加物質財富,還提高大家的精神財富。因此,他認為花園村的經驗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實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在“花園村共同富裕探索與實踐”主題對話中,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蔣偉峰表示,自己一直以來關注著花園村的成長,也見證了花園村從小到大的過程。浙江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最突出的亮點之一,就是培育了花園村這么一個好的典型。他指出,花園村在每個時間節點都能找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有了共同富裕的堅實經濟基礎;花園村社會治理的新模式很值得總結,村莊非常和諧,百姓安居樂業,矛盾不出村,糾紛不上交,村民零上訪;花園村創造了1+N組團式發展、片區發展的共富模式,很好地把周邊資源利用起來,形成抱團機制、帶動機制、共富機制等等。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遠表示,每次來花園村都有新的變化,自己到別的地方,他們講的、看的都是問題;而到花園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辦法。因此,我們遇事不能光埋怨,要想辦法,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對其它地方有很多啟示。宋洪遠認為,從共同富裕的內涵和要求來看,花園村已經做到了、實現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必須先有富裕的人,先富裕才能帶領共同富。花園村兩次一村并九村,先富帶后富,強村幫弱村,建立起了很好的帶后富與幫后富的機制。
在“小城市培育助推城鎮化建設”主題對話上,自然資源部土地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國土整治中心原副主任鄖文聚談到初次走進花園村的心情是震撼、鼓舞和受教育。“我概括的花園之路是‘工商立命 共同富裕’?;▓@真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美中國第一村’。” 鄖文聚說,花園經驗有“四個好”:一是有一個好的黨建統領;二是有一個好的產業驅動;三是有一個好的理念指導;四是有一個好的帶動方法。他還對花園村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要重視智慧產業、文化產業、生態產業打造,并祝福“富美中國第一村”——世界地標新花園越來越好。
作為花園村的老朋友,浙江省委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省農辦原副主任顧益康表示,自己已經成了不是花園人的花園人,對花園村太熟悉了,但每次到這里都有新的感觸。此次到花園就有特別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因為今天的花園村可以叫“大花園 小城市”,是“中國共同富裕第一村”。 顧益康指出,花園村領頭人邵欽祥帶領花園人,緊緊把握了“執政為民重三農、以人為本謀三農、統籌城鄉新三農、改革開放促三農、求真務實抓三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三農”精髓,把握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性,把握了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關鍵就是以中國式的四大化,中國式的工業化、中國式的城市化來助推中國式的鄉村振興、中國式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因此,應該給邵欽祥一個“新時代中國農民英雄”的稱號。顧益康還認為,花園是一本書,花園是一個窗口,花園是我們一個中國農民時代英雄的群像,希望大家共同來研究花園經驗、共同來推介花園經驗,讓花園絢麗的花朵在中國大地上開出來不僅是一朵花,而是要像人們在花園天香灣景區看到的花一樣,五彩繽紛,爭奇斗艷,百花盛開。